邢瑞征,1924年出生于遂平县嵖岈山乡大里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
少年时期,他就酷爱阅读进步书籍,深受党的思想影响,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精神追求。1938年,在玉山小学读书时,年仅十四岁的他加入了由进步学生组建的“大众话剧团”。在舞台上,他扮演过机智勇敢的抗日英雄,也塑造过满身苦难的贫苦老人,演出《打垮鬼子兵,滚回老家去》等节目,声情并茂,感染力极强。观众们深受鼓舞,纷纷高呼“打败日本帝国主义!日本鬼子滚出中国去!抗日必胜!”这些口号点燃了民众的抗战热情。
从那以后,在遂平县委第一任书记兼学校校长杜松山的领导下,他成为一名地下交通员,常年奔波于确山竹沟、遂平界牌、土山、槐树等地,传递党的机密文件与情报,是党组织非常信赖的助手。
1945年,邢瑞征任遂平挺进一中队队长。在县委书记杜松山的指挥下,他带领部队与豫中军分区独立团协同作战,在玉山坡李一带与国民党部队展开激战,歼敌、俘敌千余人,极大震动了当地,赢得群众的拥护与信任。
展开剩余65%1946年,他调入桐柏军区。同年,国民党发动重兵进攻中原军区,他随二纵队在李先念同志指挥下,参加了历史上著名的“中原突围”。条件极为艰苦,但他始终英勇顽强、出生入死,最终随部队打到陕南,完成战略转移,立下战功,受到党的表彰与奖励。
1947年,他任隆西雅灵县三区副区长;1948年担任西平县一区区长;1949年又调回遂平县二区,任区长兼区中队长。在战争年代,他屡次建功,成为国民党反动派重点打击的对象。敌人多次抄家、封门,甚至长达半年之久。他家中牲畜、粮食、衣物被抢掠一空,父母和外祖母都被抓捕关押,饱受折磨。家人无家可归,只能流落乞讨,这些苦难却更加坚定了他的革命意志。
新中国成立后,他积极投身各类政治运动,如整风、反霸、土改、镇反、互助合作等,为新政权的建立和稳固做出了贡献。1950年9月,他被调入河南省委、省政府工作,直至1984年离休,整整服务34年。他先后担任省委政策研究室干事、农村工作部秘书、办公室副主任、人民公社处副处长等职务。几十年间,他走遍河南南北、东西,深入农村实地调查,为农业、农村、农民的发展建言献策,制定政策措施,成为领导的得力参谋,受到一致赞誉。
1980年春,他与省发展研究中心的同志回到遂平,在沈寨人民公社调研时,亲自向干部群众讲解农村联产责任制的重要意义,鼓励大家解放思想,发展农牧业和乡村企业,增加收入,改善生活,迈向小康。他的讲话深受群众欢迎,人们纷纷表示要克服顾虑,积极行动。
邢瑞征于1984年离休,2005年6月17日因病逝世,享年81岁。他一生南征北战,刚正不阿,不慕名利,革命足迹长达六十年。即使在病重期间,他仍回到遂平老家关心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,并嘱托:“将来我的骨灰要撒在这里,让后人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。”
邢瑞征离开我们已经近二十年,但每当人们忆起这位从遂平走出的好男儿、人民的好公仆,心中依然无比激动。他的一生不仅是邢家的骄傲,也是遂平人民的骄傲,更是党的光荣!
发布于:天津市瑞和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