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美国,乔治·华盛顿被视为民族英雄,几乎家喻户晓。他不仅带领美国赢得了独立,还成为了第一任总统。为了纪念他,甚至有一座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。尽管如此,现代人从全球普世价值角度来看,华盛顿所创建的美国并不完全完美,尤其是它依旧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。由于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,许多人选择忽视这些不光彩的部分。
华盛顿的家族原籍英国,他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种植园家庭。由于父亲去世,他早早进入社会,为生计奔波。在当时的北美,工作机会极其有限,他开始了艰难的土地丈量员工作,足足干了三年。历史往往会在动荡时代给一些人提供转机,华盛顿也不例外。
1748年,英法两国为争夺北美领土爆发了大规模战争。华盛顿在战争中表现突出,参与了对法战争并获得了一些功勋。然而,尽管身为白人且勇猛作战,华盛顿仍然在殖民地军队中受到轻视,升迁无望。失望之下,他辞去军职,带着愤怒返回家乡。
展开剩余83%然而,华盛顿的命运发生了改变,改变他一生的,是一段婚姻。他娶了一位富有且美丽的寡妇,她带来了两个孩子,并且拥有一笔巨额财富。两人结婚后,华盛顿立刻拥有了价值10万美元的财产以及一个有300名奴隶的种植园。战争未能实现的梦想,竟然在婚姻中实现了。他把心思全部投入到庄园经营上,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,庄园很快变得繁荣。
当然,华盛顿的成功离不开那几百名黑奴的辛勤劳作。尽管历史上很少提及这一点,但这对于庄园的成功至关重要。凭借这片土地,华盛顿成为了弗吉尼亚及北美的著名种植园主,也跻身了当时的上流社会。回望他的一生,幸福的童年和艰难的青年经历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人生智慧。
不过,在1763年,华盛顿却遭遇了又一次打击。当时英国与法国的战争虽然结束,但英国政府并未兑现对北美人民的承诺,反而宣布西部土地为王室财产,禁止百姓耕种。这意味着,华盛顿本应得到的上万亩土地彻底泡汤。而此时,英国政府为了弥补战争带来的巨大财政亏空,开始在北美大肆征税,这让人民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升温。身处上流社会的华盛顿对英国的这些做法深感愤怒,这也种下了他日后反抗的种子。
随着时局变化,华盛顿很快重新走上了历史的舞台。1775年,他在“第二届大陆会议”上被推举为“大陆军”总司令,肩负起领导独立战争的重任。经过多年的艰苦斗争,1777年秋天的萨拉托加大捷成为了独立战争的转折点,法国开始承认美国的独立。最终,英国在约克镇投降,标志着战争的结束。
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的卓越表现,使他成为了美国的民族英雄。有历史学者曾提出,凭借当时华盛顿的威望,他完全可以成为独裁者,但他却没有这样做,而是坚持认为,国家的体制应由人民来决定。这也为他赢得了“战争中的第一人,和平中的第一人,同胞中的第一人”的美誉。
然而,华盛顿的伟大并不意味着没有争议。在美国南方,一些爱国者开始质疑,自己为白人争取到了自由,却依然对黑人奴隶视而不见。奴隶制在美国社会根深蒂固,种植园主普遍缺乏同情心,很多人获得的财富,正是建立在奴隶的辛勤劳动之上。华盛顿虽在言辞上反对奴隶制度,但实际上他与奴隶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。
华盛顿的父亲去世后,他继承了包括黑奴在内的财富。在一封信中,他曾将一名反叛的奴隶卖到西印度群岛,并利用所得购买了商品。虽然在反抗英国时,华盛顿提出美国人若继续承受英国统治,将会像奴隶一样渐渐丧失自由,但他始终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措施废除奴隶制度。
战争中,华盛顿曾看到黑人参加新英格兰军队,并承诺他们战后将获得自由。然而,战争结束后,他依然回到自己的庄园,深知没有黑奴,庄园无法正常运作。尽管如此,华盛顿相较于其他奴隶主,确实对待黑奴更为宽容些。他在日记中提到,自己曾亲自照料生病的奴隶,并要求新来的监工用更温和的方式对待奴隶,尤其在他们生病时。
然而,华盛顿的“善良”背后,依然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。他要求监工严格管理奴隶,确保他们能高效工作。他的管理方法十分严格,甚至要求监工工作16小时,且在处理工作失误时要坚决惩罚。
有传言称,华盛顿家中的奴隶条件并不好,虽然有些奴隶的住宿条件稍有改善,但总体来说,生活环境依然简陋。夫妻俩只能挤在简陋的床上,孩子们则睡在地上,屋内设施也极为简陋。
这些复杂的矛盾和争议至今仍在美国历史学界引发激烈讨论。表面上,华盛顿似乎是一个高尚的领袖,但他并未推动奴隶制度的废除,自己的一切财富也都来源于奴隶劳动力。他对于黑人奴隶的态度,至今依旧是美国社会的“原罪”,而这一问题,也在现代的“黑人平权运动”中得到了持续的反思。
总的来说,华盛顿既是美国历史的奠基者,也是许多争议的源头。在追求自由与平等的过程中,他的名字也与奴隶制度深深相连。美国人对他的崇敬与批判,或许正是这段历史最真实的写照。
发布于:天津市瑞和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